民用空調是中央和大多數地方電子賣場都有的品目,如果采購人急需一臺空調,輕點鼠標即可完成下單。
有業內人士稱,目前空調各項技術都比較成熟,產品之間的差距都已經很小。但是部分采購人對空調還有一種固有印象,空調采購仍然集中在某幾個品牌。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核心參數不宜多技術部分占比超五成
“既然采購空調,肯定要關注技術參數和品牌。”某省理工大學周老師告訴《政府采購信息》報記者,當不了解產品的時候,品牌可以證明貨物的來源和質量保證,起到商標的作用;當采購的貨物越來越熟悉的時候,品牌的作用在下降,技術參數的作用在提升。
查閱任何一臺空調,可看到多項技術參數,哪些是核心技術參數?在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正紅看來,核心技術參數的設置應以體現空調本質為主。如果招標文件核心參數設置太多,對后期評審會造成一定影響,評審過程沒有針對性。
他認為,采購人選購一臺空調應注意五方面:一是選擇合適的空調。確定好房間面積,不同匹數大小的空調,對應特定的制冷與制熱的使用面積;二是不光看匹數,還要關注制冷的輸入功率等指標。匹數反映的是制冷量的輸入功率,應以產品銘牌上標定的功率為直接參考數值。即使匹數相同,制冷的輸入功率也有區別;三是關注能效比。能效比的大小反映出空調器產品的節能情況;四是看噪音指標。噪聲是空調運轉時產生的雜音,噪聲過大,則會影響工作和生活的舒適度;五是看空調的室內外機尺寸。一般來講,相同匹數的空調,尺寸越大,重量越重,散熱效果越好,制冷越強。外機尺寸越大,冷凝器散熱面積越大,制冷制熱效果也越好,而且更省電。
在中央國家機關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的評審標準中,技術部分占比超五成,分別對室內外機噪音、標準工況下的制冷輸入功率和能效比取APF(全年能源消耗效率)值進行評估。
“關于空調器的主要技術指標,考核功率、能效比、噪音是正確的。功率反映電耗情況,能效比反映節能情況,噪音反映室內休息的舒適和外界是否擾民。”河南省制冷學會秘書長隋繼學表示。
節能產品認證證書六家企業持有數量較多
空調屬于通用性強、技術規格統一的產品。根據《中央預算單位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(2020年版)》,所謂空調機,指的是除中央空調、多聯式空調以外的空調。
按照《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品目清單》,空調機為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。也就是說,如果采購人要采購一臺分體空調,供應商應提供所投空調有效的節能產品認證證書,否則投標無效。
也可以說,節能產品認證證書是空調生產廠商參與政府采購的“入場券”。記者登錄政府采購節能產品查詢平臺了解到,截至發稿前,房間空調器品目節能產品認證證書共有6742張,其中格力獲得2229張,美的獲得923張,奧克斯獲得933張,海爾獲得685張,科龍獲得206張,海信獲得102張,大金獲得51張,長虹獲得30張,TCL獲得129張,志高獲得4張,創維獲得3張,三星和松下沒有證書。
單從節能產品認證證書持有數量上看,格力、奧克斯、美的、海爾、科龍和海信獲得證書較多,相比而言,這些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更具有優勢。